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心理医生·上半月》 > 2012年第2期
编号:12283674
谁让我们变成了孩奴?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2月1日 《心理医生.上半月》 2012年第2期
     一层层打开,整整齐齐的,纯棉的,已经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旧布块。看见那尿布,老人家像看见价值连城的物件一样,眼睛放光。老人家得意地说:“这才是好东西,什么值钱的新鲜玩意儿也比不上这老棉布。”老人家要给孩子换尿布,陈婺佳按住尿布说:“妈,这可使不得!”老人家说:“这才使得。你们年轻人就知道花钱买时髦的东西,那些新东西中看不中用,还是这老尿布中用,对孩子有好处。”陈婺佳说:“这是从哪里找来的旧布啊?”老人家说“不是找来的,是我特意保留下来的。知道吗,像那荞麦壳枕头一样,都是孩子他爸爸小时候用过的,孩子他姑妈也甩过。我儿子女儿用过的,再给我孙子用,这尿布有感情,通人性。”

    陈婺佳差一点当场昏迷,张大嘴巴说不出话。这三十几年的破旧布,还是尿布,早该扔了,那布里有多少细菌有多少说不清楚的东西啊。不行,不能用,说什么也不中,陈婺佳要阻拦婆婆的得寸进尺。陈婺佳说:“老皇历翻不得,旧习惯使不得。现在都用一次性的纸尿布了,没人用旧尿布了。”老人家可不喜欢这道理,信心满满地说“咱中国人祖辈辈都用这尿布,没用外国人那新玩意儿之前,不是都把孩子拉扯成人了吗?就拿我儿子,就是你丈夫来说吧,他一出生就用这尿布,用得好好的,从小到大没得什么病,健健康康的,比谁都聪明。”说到这里老人心里想要不是我儿子出类拔萃,你这大城市的漂亮女人能嫁给他?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陈婺佳心地善良,孝敬老人,对公公婆婆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,她对老人家没有意见,只是她不能接受老人家的一些习惯。在如何扶养孩子的事情上,她是母亲,她当然相信自己是无私的,她因此坚持不让步。婆媳的态度对立起来,谁也无法说服对方,两代人不得已召开了家庭会议,要统一思想。这种家庭对立有些怪诞,婆媳肯定都是好心好意,一个目标要照顾好孩子;难堪的是两个男人,他们一致地沉默了。婆婆和媳妇各说自己的道理,没有任何争吵,也不能得出是非答案;如果儿媳妇不直接让步,当婆婆的只能后退了。

    爷爷奶奶欢天喜地地来了,闷闷不乐地闪了,两边都不讨好的孩子他爸爸得四面忙活,要安慰妻子,得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寄礼物表示孝顺,花大价钱请来伺候月子的高级保姆:还得努力工作增加收入。

    高级保姆有大学本科学历,能流利地使用英语,相当于婴幼儿教育专家水准,精通食品营养的尖端常识,反正人家这么说。陈婺佳有些纳闷:既然是常识,怎么还尖端了?这水平的保姆,月薪六千元,比陈婺佳的工资高。对于陈婺佳来说,钱不是问题,他丈夫不差钱。那保姆实在高级,说起话一半外语一半理论,新名词和网络语言经常让陈婺佳听着新鲜。眼前的美女让刚做了母亲的陈婺佳兴奋,想到自己读大学之前的理想不就是给孩子当保姆吗?真是时代变化快,眼下这保姆的姿态和水平已经相当于大学教师了。理论上是一套一套的,要说护理婴儿,那保姆似乎没有什么经验。保姆上任第三天,陈婺佳吃饭时瞧见儿子的小手攥成了拳头,知道儿子要大便了,她马上让保姆抱孩子解手:保姆看看孩子,说孩子很正常,没什么情况。等陈婺佳放下饭碗,抱起孩子时,孩子已经便过了。陈婺佳让老公立刻付给保姆六千元钱,才三天就打发她走人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陈婺佳太熟悉孩子的一举一动,她每天至少二十个小时盯着自己的宝贝,在孩子深睡后她才小睡一会。生怕孩子醒的时候她也没睁开眼睛:这样事无巨细地观察,才能无微不至,才能感知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所表达的意图。婴儿不会说话,但婴儿的任何一个动作和表情绝对是有具体诉求的,只有细心呵护孩子的母亲才能明白孩子的表示。这些,陈婺佳一清二楚,孩子的什么动作是要解手了,什么表情是要吃奶了,什么状态是困了。知道了这些,让她把孩子交给谁照看,她也不会放心的。

    产假结束后,陈婺佳毫不犹豫地请了一年的长假,自己看护孩子。一年后,她和丈夫商量,要正式辞职,做全职太太,丈夫了解自己的妻子,知道她的心思全在儿子身上,丈夫不差钱,马上同意了妻子的决定。

    见解自圆其说,说三道四。

    有人这样认为一

    年轻人身上已经披了很多新词汇,像房奴、车奴、卡奴、孩奴;这奴隶身份并非自己情愿的,是被逼的,有三大组织共同胁迫了年轻人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房地产开发商是“房奴”的主谋,其实也是逼着80后成为“孩奴”的帮凶。80后带着奋斗几年积攒下的存折跑去孝敬卖房的人,首付刚刚交了,还没等把小窝装修好,就到了还贷的时候。现在的房价让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到一个厕所,也许初为人父母的80后因为房子都买不起奶粉。

    曾经使用三聚氰胺的乳制品企业是另一个罪魁祸首,害得国人不相信国产奶粉,宁可花大价钱从香港乃至国外邮购连外包装都是外文的奶粉,可怜天下父母心:商家为了挣黑钱,却让年轻父母的钱币掺水了。

    80后是很重视教育的一代,或者说是“被重视”,他们也潜移默化地认为要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,这是跟他们父母学来的。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个学校里所谓的“特尖班”,家里变成了特困;让孩子有个能“一日为师、终生为父”的好老师,差点把孩子亲爹给牺牲了,为了让孩子好,就要先去喂肥老师:学校里的事情逼着家长大撒血本,导致家庭财政贫血。

    鼠腹鸡肠认为: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本来,丁克与非丁克只是对人生的两种不同的选择,只是看每个人更愿意追求什么、更舍得放弃什么。双方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,偏偏就是有那么多心胸狭隘的孩奴,一听说别人不想要小孩,就马上从不知哪个角落里跳出来说他们自私、变态。我们不要小孩,影响你们什么了?我们不会去劝你们不要小孩,你们也别整天吃饱了撑着对我们叽叽歪歪,有空多花点时间管好自己的孩子。

    自以为是认为:

    有些个孩奴,整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你看,我们有孩子了,我们是伟大的父母。”那架式,好像得了诺贝尔奖似的,鼻孔都翘到天上去了。拜托,你们只不过是做了一件99%的人都能做到的事,没什么了不起的。

    各位以无私自居的孩奴们,你们扪心自问,是不是这样?也许有些父母,特别是母亲,在经历了养育的艰辛后会慢慢放弃当初的想法,不再奢望孩子将来出人头地,也不再强求孩子给自己养老送终。可这其中的无奈也许更多过无私——既然生下来了,也没法后悔,只好如此了。

    对策最好量力而行,攀比造成负担。

    有人认为“孩奴”是部分家长过分追求物质的结果,是被夸张的恐惧症,是物质压力下家长的“奴性”,是对高消费行为的普遍追随,是被动性的自我伤害。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,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,这种“奴性”不值得提倡。

    养育孩子的成本正在变得高昂,这并不足以成为将孩子视作负担的理由。生活成本上升,让许多人感到压力,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生儿育女。养育后代从来不只是一个经济命题,它包含亲情之, 百拇医药(陌旗)
上一页1 2 3下一页